- Imec/Holst開發(fā)新一代空氣質量傳感器
- 來源:賽斯維傳感器網   發(fā)表于 2015/6/29  
  Imec與Host還發(fā)表了一項新的物聯網研究項目,目標是開發(fā)并布建傳感器網絡的實際展示,結合來自傳感器網絡的數據以及云端服務,以顯示有意義的行為。該項目的核心技術,包括異質連網(heterogeneous networking)、數據融合以及輕量安全性與認證。
Imec與Host第一步將開發(fā)小型的二氧化氮(NO2)傳感器,以氮化鎵(GaN)工藝生產,可量測低于10 ppb (parts per billion)的濃度,功耗僅mW等級;5月起布建在荷蘭Eindhoven的戶外空氣質量感測網絡Aireas,就是采用該款傳感器,能檢測空氣質量,特別是在交通尖峰時間。

  在Eindhoven的Holst Center建筑物內部,Imec與Host準備布建一個類似的傳感器網絡,透果互聯網傳送現場數據;該網絡將包含商業(yè)化的溫、濕度與二氧化碳(CO2)傳感器,還有上述的獨家二氧化氮傳感器。未來他們將為該網絡添加專門打造的二氧化碳、揮發(fā)性有機化合物、臭氧以及顆粒物質傳感器。
  新開發(fā)的傳感器旨在取代現有的氣體傳感器──它們尺寸太大,而且功耗太大,大規(guī)模不見的成本太高。
  估計在2020年,可穿戴式設備市場可達800億美元規(guī)模;Imec執(zhí)行長Luc Van den Hov表示,那些設備:“應該是融入在日常生活的!敝劣谖锫摼W,他認為:“目前的傳感器平臺雖然能收集數據,但直觀的網絡平臺將具備更多的智能功能,可利用數據融合算法解釋(來自多個不同傳感器的)資料!
  Imec的物聯網研究項目總監(jiān)Kathleen Philips表示:“數據融合方法以及先進的算法,讓我們能結合來自不同傳感器的數據,例如溫度、各種氣體、濕度、人體存在偵測(human presence detection)等,并能導出環(huán)境感知知識!
  轉載請注明來源:賽斯維傳感器網(m.advanced-material.com)
-      如果本文收錄的圖片文字侵犯了您的權益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在24內核實刪除,謝謝!















